心靈雞湯,必利勁,必利勁,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總是會出現這樣的情境:

情侶吵架了,原因是「他對我不夠好」;


朋友鬧掰了,原因是「他沒把我當朋友」;

同事矛盾了,原因是「他憑什麼這麼對我」;

……

這些原因其實可以總結為一條:我在TA那裡,不那麼重要。

01你為什麼那麼渴望「我很重要」

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:為什麼自己一定要在別人那裡很重要,你才會安心,才會不吵不鬧?

是因為「不重要感」會激發你的「被拋棄感」,也就是說如果別人覺得你不重要,他可能會隨時離開你,拋棄你。那為什麼你會對被拋棄如此恐懼呢?

有的人可能會說,因為我不想一個人孤零零地活著;

有的人大概會說,被人拋棄是很丟面子的一件事兒;

還有人也許會說,被拋棄會讓我產生很深的挫敗感;

……

其實,這些都只是很表象的答案。你之所以如此恐懼「被拋棄」,是因為潛意識深處源於對死亡的恐懼。而且我們大多數的恐懼,其實都是源於對死亡的恐懼。

想像一下:

一個幾個月大的嬰兒,如果在和母親的互動中,體驗到自己是不重要的,體驗到自己有可能被拋棄,她是不是會非常驚慌和害怕?害怕的不是母親的離開,害怕的是沒有了母親的餵養,她就沒有生存下去的本事,她就不得不面對死亡。

再想像一下:

一個幾歲大的小孩兒,面對此起彼伏的家庭戰爭,他也一定感到很害怕,他害怕的不僅僅是父母不要自己了,他潛意識最深處的害怕,是如果父母不要他了,他從哪裡獲得食物,從哪裡獲得保暖用的衣物?他沒有能力獲得這些讓自己活下去的物資,他還是要面對死亡。

在我們生命的最早期,我們在潛意識裡就把「被拋棄」與「死亡」划上了等號,所以我們會覺得「被拋棄」是如此的可怕和恐懼。這也可以解釋,為什麼有一些人在戀情不順遭遇到被拋棄的時候,會選擇各種各樣的方式自殺,因為他的潛意識認為,被拋棄就是自己要死掉了。

沒有人會嚮往死亡,所以,也沒有人會喜歡自己被拋棄。如何才能不被拋棄呢?在對方的生命里,如果自己足夠重要,才能避免自己被拋棄的命運。

這就是你為什麼如此渴望「我很重要」的答案。

02如何證明「我很重要」

既然,感覺到「我很重要」很重要,那麼如何才能證明「我很重要」呢?

「如果對方什麼事兒都聽我的,那不就說明我很重要了嘛」,很多人會這樣想,於是乎,無論是通過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方式,還是採用表面溫和背後尖銳的懷柔政策,總之,他們會使用渾身解數,讓對方聽自己的。

一旦對方真的聽自己的了,他便會感覺自在通暢,有一種「我是世界中心」的快感。

但是你知道嗎?

「我是世界的中心」,是一個人關於自我的最大誤解。

美國有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很好玩的實驗:

在美國結婚的註冊中心去訪問結婚的新人,問他們這樣一個問題:「你覺得你會和另一半離婚嗎?」

80%的新人回答:我絕對不會和另一半離婚的。

但事實上,美國公開的離婚數據顯示離婚率高達50%,而且這還不包括沒有辦理法律文書但早已分居的夫婦。

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問題呢?

說明我們每個人對自我的認知都是有偏差的,我們可以把它稱為關於自我的積極認知偏差。

這又是什麼意思呢?

意思是說,我們會在不經意間習慣性地誇大自己的感受,誇大自己的能力,誇大自己的體驗,最終導致一種不切實際的「自我中心感」。

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在他宣揚「他人即地獄」的劇本《緊閉》里,寫過這樣一句話:「他人就是我,他人就是另一個我,他人就是那個不是我的我,他人就是我所不是的人」。

聽上去很像繞口令,其實這句話可以簡單地理解為:

雖然人與人有很多表面上的不同,比方說有人喜歡吃饅頭,有人喜歡吃包子;

但在本質上,人也有很多共通的人性,比方說都不喜歡被批評指責,都不喜歡被他人無視。

所以,當你用「他一切都聽我的」來證明自己的「重要感」,本質上是在用控制的方式剝奪他人的意志。也就是說,你的存在感是建立在他人的毀滅感之上的。

對此,你有問過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嗎:那個被你剝奪自由意志的人,是什麼感受?他能體驗到「我很重要」的感覺嗎?他有一天反抗你的剝奪,你怎麼辦?

所以,這種建立在對他人剝奪之上的「自我重要感」是虛幻的,因為他人一旦不同意,你的「自我重要感」就會被摧毀。

03依託自我的「重要感」方能恆久

既然,依託他人的「自我重要感」行不通,那麼如何來獲得「我很重要」的信念呢?

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來講一個眾人皆知的禪宗小故事。

說的是釋迦摩尼有一次在靈山大會上說法,其中有一個弟子問他:

「世尊,我想問您,到底如何才能參悟聖道?」

釋迦摩尼聽聞不語,手摘一朵鮮花示人微笑。眾人皆漠然,只有世尊旁邊的迦葉破顏微笑。

後來,世尊傳法與迦葉。

沒錯,這就是禪宗里「拈花微笑」的故事。

我為什麼在這裡要講這樣一個故事呢?當然不是為了講法,也不是為了誦傳某種宗教,而是想問大家這樣一個問題:你有仔細地端詳過路邊綻放的野花嗎?

我想,在我們匆匆忙忙的人生中,很少有人能夠詩意地停下來,去端詳路邊那一朵朵不起眼的野花,在我們每個人的眼裡,它們似乎都是那麼地不重要。

但是,這些野花,沒有因為沒有人端詳它,它就不綻放了;也沒有因為遭遇過暴風雨,就不再成長了,它即便凋謝了,也還是會重新發出新芽,再次含苞待放。

所謂「一花一世界」,既是說花與花之間的不同,也是說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生命,每朵花都自成一個生態系統,即便沒有外界關照,它依然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自由地花開花謝,綻放凋零,這就是一朵花所呈現出的生命力。

花是如此,人又何異?

只有不啻外物,依託自我的「重要感「,才能成為我們自身最重要的生命力,支撐我們扛過黑暗,自由綻放。

早在2000多年前的軸心時代,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把太陽神阿波羅神殿上的那句「人啊,認識你自己」作為自己最重要的哲學研究命題,他是一直試圖尋找「你是誰」的答案。

我想,600多年前的哲學家王陽明給這個問題寫了一個很好的答案:我本具足。

我就是我,我渺小如塵埃,卻也龐大如宇宙。

我存在的本身,就是最美麗的呈現。

我無需他人的凝視,也可以自由地綻放,就像一朵花兒一樣。


早洩怎麼辦,男性攝護腺,陽痿怎麼辦,提高性能力,健康飲食

樂威壯哪裡買最便宜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靈雞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