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心靈雞湯,必利勁,必利勁,

如何養成好習慣?秘密全都在這裡


大家好。

轉眼四月就要結束了,下周就是五一小長假。也就意味著,2018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。

你在年初定下的計劃,怎麼樣啦?

是不是都已經拋諸腦後,依然故我,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?

說好的「每天讀1個小時的書」「每天寫一篇千字文」「每天背100個單詞」……是不是堅持了幾天,然後就鬆懈了,放下了,再也沒有拿起來?

不妨看一下你的打卡工具、打卡群,距離上一次打卡,是多久之前?

好了,先不要關閉這篇文章,我不是來製造焦慮的,是來分享心得的……

大家都十分清楚,普通人與優秀的人的差距,很大程度上,就在於日常的習慣。後者的日常,可能是學習、工作、自我提升、深度思考,而前者的一天,則可能在無所事事、打發時間、娛樂消遣中度過。

但就這一步,卻難住了無數人:為什麼想建立一個好的習慣,就這麼難呢?

我在那些自律的人,過得還好嗎?中,提到過:很多人對習慣的誤區,是認為習慣可以靠意志力養成——這其實是不對的。更有效的思考模型,是動力-阻力模型。

那麼,究竟應該如何落實呢?有什麼好的方法,可以幫助我們切實有效地養成習慣呢?

這篇文章,會徹底終結你的困惑。

首先,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:習慣的本質是什麼?

我在多篇文章中講過:人類的大腦有一個缺陷:它的尺寸是有限的。從200萬年前智人出現至今,我們所需要處理的信息、面對的社會環境,複雜了不知多少倍,但我們的大腦體積卻只增大了1倍多。

更別說,由於演化的不可逆性,我們的大腦中,大部分是「爬行腦」和「邊緣系統」,真正負責高級認知、思考的部分,亦即「新皮層」,只有薄薄的2毫米厚——這就是我們用來思考的位置。

那麼,為了提高思考能力,應對越來越複雜的環境,大腦會怎麼做呢?

在沒法提高大腦體積的前提下,只有兩種方式:

1)擴大新皮層的表面積,增加複雜度——因此,我們的新皮層是由百轉千回的褶皺構成的,這樣才能容納更多的神經元。

2)節省思考成本,將更多的認知資源、注意力,放到更重要的事情上面。

後者就是俗稱的「自動加工」我們許多下意識的行為,比如自動化思維、情緒衝動、直覺,等等,都屬於自動加工。

為了節省認知資源,大腦會將一些已經固化的、慣常的行為模式「打包」起來,將其視為一個整體(也就是一個「宏」),分配一個單位的認知資源。通過這種方式,達到以較少的資源耗用,啟動複雜行為的目的。

這些被打包起來的一整套行為模式,就是「習慣」。

這就是習慣的底層機制。

這套機制,已經被生理實驗所證實。

2005年,心理學家 Ann Graybiel在 Nature上發表了一篇論文,指出:習慣不僅僅是心理上的模式,它同樣會引起生理上的改變。

Ann Graybiel設計了一個實驗。他把小鼠放進迷宮中,在迷宮的出口放置食物作為獎賞,如果小鼠能成功走出迷宮,就會得到一個食物。研究團隊反覆讓小鼠走同樣的迷宮,並監測它的大腦,以期找出大腦如何「控制」習慣。

他們發現:當小鼠對迷宮路線尚不熟悉時,大腦中一個叫做基底核的部位,其控制運動的神經元,在整個過程中都保持活躍。但當小鼠習慣了迷宮路線,輕車熟路找到終點時,基底核的神經元只在最開始和最終活躍,中間整個過程都保持平靜。

簡而言之,在養成習慣之前,神經元是「活躍-活躍-活躍」;而在養成習慣之後,神經元的模式是「活躍-平靜-活躍」。

這意味著什麼呢?舉個例子,當小鼠在「學習」迷宮路線時,它可能需要100個神經元去監測環境、思考路線;但當小鼠已經「學會」了迷宮的走法,它的大腦就會把這套路線,整個「打包」起來,封裝進1個神經元裡面。

所以,活躍的神經元減少了,小鼠就節省出了99個神經元,可以去做別的事情。

這就是前文所述的「打包」過程。也是習慣的生理基礎。

也就是說:當我們養成一個習慣時,我們的大腦,其實已經發生了變化。

我們不斷地在學會適應周圍的環境,同時,周圍的環境也在影響著我們的大腦。

不僅如此。當基底核「學會」了一個習慣之後,它就再也忘不掉了。

Ann Graybiel將小鼠放進一個新的迷宮,等小鼠習慣了新迷宮路線後,再通過光敏技術抑制這部分神經元,暫時阻斷新的習慣。這時,小鼠的舊習慣恢復了——它們嘗試著在新的迷宮中,按照舊迷宮的路線去走。

更有趣的是什麼呢?在這個過程中,神經元依然是「活躍-平靜-活躍」——也就是說,小鼠會「下意識」地選擇之前的習慣,並按照慣常的模式去行動,完全不需要主動控制。

換言之,舊的習慣根本從未消失,它只是暫時被新的習慣替代了而已。

當新的習慣「懈怠」了,舊的習慣就立刻見縫插針地冒出來。

為什麼很多人都想過「改變習慣」,但只要一鬆懈,舊的習慣就立刻故態復萌?原因就是:一旦我們養成一個習慣,它就會持久地改變我們的大腦,我們再也沒有辦法徹底地「消滅它」。

這個結論看上去很可怕,但不用擔心——我們沒法「消除」一個習慣,並不意味著我們無能為力。

讓我們回到前面的生理基礎。

你可能會注意到:當大腦養成習慣之後,它的神經元模式是「活躍-平靜-活躍」——那麼,在這個過程中,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?

心理學家把這個過程分成三步:

活躍:首先,大腦需要辨識當前的情況,並快速作出判斷——應該選擇「哪個習慣」,來應對當前狀況。

平靜:其次,大腦選擇了某個習慣,開始按習慣行動。

活躍:最後,大腦完成行動,並獲得獎賞,以此來告訴自己「我選擇的習慣是正確的」。

這就完成了一次循環。我們就在這樣的循環中,不斷地強化著我們的大腦迴路,強化著一個個習慣。

這就是 Charles Duhigg所說的,習慣的「黃金法則」:線索(cue),慣常行為(routine)和獎賞(rewards)。

如何養成好習慣?秘密全都在這裡
犀利士 www.5mg.tw

以一個最簡單的習慣:咬手指,來說明這個法則。

當我們感到焦慮時,杏仁核就向大腦發送一個信號,告訴大腦「我焦慮了」——這就是一個「線索」。

大腦接收到這個信號,開始從我們的行為模式中,挑選相對應的習慣,於是,選中了「咬手指」——這是「慣常行為」。

咬了幾口手指,通過咀嚼的動作,釋放了壓力,降低了焦慮水平,杏仁核告訴大腦「我好多了」——這是「獎賞」。

這就是習慣的行為模式。

如何養成好習慣?秘密全都在這裡
必利勁

以上這三層結構,合起來,就構成了「習慣」的整個原理和機制。

所以,為什麼說傳統靠「意志力」「自律」的方式,往往難以奏效?原因就是:線索-慣常行為-獎賞,這套模式是彼此嵌合、缺一不可的。

單單靠意志力告訴自己「不要這樣做」,只是作用在「慣常模式」上,是抵擋不住整個黃金三角的力量的。

那麼,正確的改變習慣的方式,應該是怎樣呢?

1)用新的習慣替換掉舊的習慣;

2)將新的習慣和「線索」「獎賞」掛鉤;

3)堅持,直到新的習慣成為大腦的首選。

這才是行之有效的習慣養成法則。

具體來說,可以參照下面這幾個方法。

1.用「一……就……」,建立線索判斷

建立習慣最有效的方法,是用「一……就……」的句式,比如「一從床上爬起來,我就把手機拿去充電」「一打開朋友圈,我就記一下現在的時間」,等等。

為什麼呢?

前面講過:建立習慣的關鍵,在於將新習慣和線索進行掛鉤。這樣,才能達到用新習慣代替舊習慣,逐步將舊習慣「擠走」的目的。

這裡,「一……就……」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線索。當前者發生,我們的大腦就能立刻接收到一個信號,從而啟動後者。

很多朋友的誤區,是喜歡用時間來建立習慣,比如「我每天要背100個單詞」「今晚要讀50頁書」……諸如此類。

這其實是無效的。

為什麼呢?因為它們都不是「外部事件」,也就沒有辦法成為線索。如果你不始終想著「今晚要讀書」,很容易就把這件事情給忘掉。

但「一……就……」則不然,它能夠不斷地在「線索」和「行為」之間建立聯繫,不斷調適和強化大腦,讓大腦慢慢切換到我們需要的狀態。

分享幾個我自己用過的線索判斷:

一洗完澡,我就寫今天的復盤日誌;

一打開知乎,我就設一個鬧鐘,過了半小時就關掉頁面,去幹活;

一想到要吃零食,我就坐回來寫書,寫完再吃。

(沒辦法,豁出去了……)

一開始訓練的時候,可能不容易建立起線索判斷,這時,可以利用便利貼、備忘錄和鬧鐘的方式,幫助自己記憶。

比如,在零食柜上貼一張紙條,寫著「去寫書」——這樣,當我想吃零食時,看到紙條,就會老老實實回來寫書。

反覆幾次,就能建立起相應的聯想和線索判斷。

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。

2.降低行動阻力

將「行為」跟「線索」掛鉤起來,只是第一步。接下來,我們的目標,是讓大腦在獲得線索信號時,優先選擇我們想要的行為,將其發展為習慣。

怎麼做呢?這裡的關鍵,就是不斷簡化步驟和操作,降低行動的阻力,讓大腦在第一時間,能夠不假思索地做出選擇。

舉個例子:假設你將線索設定為「一完成今天的工作,我就去跑步」,試考慮下面兩個場景:

場景一:完成工作,伸了個懶腰,這時,你想起「跑步」的指令,扭頭一看,腰包、耳機就擺在旁邊,運動鞋洗刷乾淨,擺在房間門口,半分鐘就能穿戴完畢。

場景二:完成工作,伸了個懶腰,這時,你想起「跑步」的指令,轉念一想,還得從柜子里翻出腰包,找出耳機,運動鞋不知道扔在哪裡,估計也特別臟……

哪個場景下,你會更願意按照指令去行動?

大多數時候,其實就是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,阻礙了我們的習慣養成。

所以,無論你想養成什麼習慣,特別重要的一點,就是「準備」——事先經過周密的準備,才能在線索生效時,「誘導」大腦選擇我們想要的行動。

像寫書,我就會把所有資料,放到同一個軟體里,把快捷方式放在桌面,一打開,就能立刻看到一切進度。

記住,大腦永遠是趨利避害的。不要試圖跟大腦對抗,而是要引導它。

3.一次只聚焦一個習慣

大家最常犯的一個誤區,就是貪多。

我經常見到這樣的人:日程表每天都是慢慢一頁,打卡記錄上列了十幾項,聽課、讀書、學英語、寫作,每天都要檢討自己「還有哪件事沒做」……

這種想法我很理解,畢竟,每個人都想把時間高效利用起來。但關鍵是:這樣做,很容易把習慣養成變成KPI。每天都在救火,都在想著「如何完成今天的KPI」。

這樣是沒有意義的。

有多少人會喜歡KPI呢?想一想,每次當你完成KPI時,是會想著「真棒,還想再來一次」,還是「一想到明天又有KPI,就覺得好累」?

所以,長此以往,會有什麼結果呢?

每一次你執行完行動之後,它導向的,不是獎賞,而是一種「懲罰」。

也就是說,整個黃金三角形不完整了,沒法起到通過獎賞,來強化行動的目的,反之會不斷地削弱我們的內驅力。

這一點至關重要,卻是許多人容易忽略的地方。

之前有同學問我,說:您講的方法都很好,但太多了,怎麼樣才能將它們都吸收呢?

我都會回答說:不要貪多,先從最感興趣、最容易的開始,給自己設定目標,每天不斷重複鍛煉,直到內化了,不需要花精力去主動控制、使用,再切換到下一個方法。

同樣,我自己在踐行時,也是一樣的。一個習慣,哪怕多麼微不足道,我也會等到它完全被內化了,再進入下一個習慣。

這樣,才能不斷讓自己獲得「獎賞」,感受到切實的成就感和進步。

4.在感覺良好時停下

這一點可能很出乎意料,但其實,同樣相當有用。

前文講過,只有將「行為」和「獎賞」綁定起來,才能不斷強化習慣。如何綁定呢?最根本的方法,就是告訴大腦:這個行為,能夠帶來良好的感覺。

詳細說明一下。

我們知道,人的效用有一個「邊際遞減規律」——一項行為,一開始,對著投入的增加,邊際效用上升;到了頂點之後,邊際效用下降。

一旦邊際效用低於邊際成本,我們就會感到厭倦、無趣、不耐煩。

這個規律在神經科學裡面其實已經成了一個公理,亦即Weber定律——神經元對於同一刺激,其邊際活躍程度是遞減的。

拿讀書來說。當你拿起一本書,開始閱讀時,你會需要幾分鐘來「進入狀態」,這時,稱為「上升區」;

進入狀態之後,你的大腦會非常活躍,思路清晰,這時是「平穩區」;

隨著時間推移,你會開始感到疲勞,興趣慢慢下降,這是「下降區」;

而一旦跌到低位,亦即邊際效用低於邊際成本,你會感到讀不下去、非常煩躁——這時,就進入了「負效用區」。

很多人的做法是什麼呢?直到「負效用區」了,依然在堅持——他們認為,這樣才能鍛煉自己的意志力,克服困難,把習慣貫徹下去。

但更好的做法,其實應該是,在「平穩區」和「下降區」的交界處停下來,去做別的事情。

原因非常簡單:這樣一來,你對整個行動的體驗,就是最佳的。那麼,你才能在「行動」和「獎賞」之間,建立起聯結,讓大腦相信「我選擇這個行動是對的」。

當然,這個方法,主要適用於建立習慣的初期,也就是「誘導大腦」的時候。

等習慣建立起來了,你可以再慢慢調整。

善待自己的大腦,它才會善待你。

最後,布置一個小練習:

請思考:我現在最緊迫的,是建立什麼習慣,試著用「一……就……」的模式,將它寫下來。

歡迎分享到評論區。:)

延伸閱讀:

建立知識體系,這份指南就夠了

讀書最大的誤區是什麼?

這套法則,治好你的信息焦慮


早洩怎麼辦,男性攝護腺,陽痿怎麼辦,提高性能力,健康飲食

樂威壯哪裡買最便宜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心靈雞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